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(二)

    信息发布者:申轶强
    2017-12-16 21:58:13   转载
    四、 测土配方平衡施肥,实行氮肥后移技术,

    小麦氮肥后移技术要点:小麦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,是以适时适量施肥为核心,促使小麦优质高产。传统小麦栽培,底肥一般占60%-70%,追肥占30%-40%,追肥时间一般在返青期至起身期,还有的在小麦越冬前浇冬水时增加一次追肥。这样的施肥时间和底肥、追肥比例,使氮肥重施在小麦生育前期,会造成群体过大、无效分蘖增多,小麦生育中期田间郁敝,倒伏危险增大,后期易早衰,影响产量和品质,氮肥利用率也很低。该技术因在正常再配条件下、土壤肥力较高(亩产400公斤以上)的麦田中采用;小麦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,主要是将氮素化肥的底肥比例减少到30-50%,追肥比例为50%-70%。同时将春季追肥时间后移,一般在拨节期,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移至旗叶露尖时。

    小麦氮肥后移技术的优点,意识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,传统施肥增产10%-15%以上;二是可明显改善小麦的籽粒品质,不仅可以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,还能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,最终显著改善优质强筋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;三是减少了氮肥的损失,提高氮肥利用率10%以上,减少了氮素对环境的污染,保证土壤肥力逐渐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
    没生产100kg籽粒,小麦植株需吸收纯氮3.1kg、五氧化二磷1.1kg、氧化钾3.2kg左右,随产量水平的提高,小麦氮、磷、钾的吸收总量相应增加。

    从面上情况来看,高产小麦的施肥存在的问题是氮肥用量过多。解决的途径有两条:一是根据目标产量确定总施氮量。一般亩产300公斤小麦,底肥与追肥的总施氮量为10公斤;亩产400公斤小麦为12公斤;亩产500公斤小麦为14公斤。亩产600公斤小麦为16公斤。二是根据地力科学确定底肥与追肥比例和时期。中低产麦田,底肥用总施肥量50-60%,追肥用40-50%,追肥用时间是年后起身期;高产麦田,采用氮肥后移技术,底肥用总施肥量30~50%,追肥用50~70%,追肥时间是年后拨节期追肥。

    五、 小麦冬前管理技术

    冬前麦田管理应以浇水抗旱为重点,抓好划锄、追肥和防止病虫草害等技术措施,做到因苗分类管理,促进麦苗健壮生长,争取形成合理的群体,为明年小麦丰收打下好的基础。

    1、 浇好越冬水,确保麦田安全越冬

    浇越冬水能使小麦在冬前和越冬期间有适宜的水分条件,促进麦苗健壮生长,平抑地温、防止冻害,安全越冬。浇越冬水适宜温度要求在日平均气温3℃左右,时间在立冬到小雪期间,群体小的麦田应先浇,后浇群体大的麦田。

    2、 及时划锄,保墒提温促苗快发

    干旱年份,麦田要浇水造墒,必然造成土壤沉实板结、通透性差,麦田土壤条件就会变差,小麦分蘖生长缓慢,难以形成壮苗。及时进行划锄,能疏松土壤,破除板结,保墒抗旱,除去杂草,达到促苗快发、培育冬前壮苗目的。因此,冬前应对麦田划锄一边,做到划细、划均、划透,深度达到3-4厘米。

    3、 合理追施化肥,培育冬前壮苗

    合理追肥是培育冬前壮苗的有效措施,追肥能使小麦扎根深,促进麦苗由弱转壮,确保小麦安全越冬,有利于春季早返青,提高分蘖成穗率,增加产量。冬前追肥以每亩施用标准氮肥15-20公斤为宜,对群体少和脱肥麦田,应结合浇越冬水适当多追肥,以标准氮肥20-30公斤为宜。

    4、 搞好草害防治、

    今年麦田杂草发生较重,特别是水浇地杂草发生严重,冬前是防治杂草的有利时机,应及时防治。麦田除采用划锄措施消灭杂草外,要大力推广化学除草技术,在十一月二十日至一二月十日封冻前,选含苯磺隆成分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,如杜邦巨星、麦星、麦草克等,尽量不选用含氯磺隆、甲磺隆等成分的除草剂,这些除草剂对小麦安全,对下茬作物易产生药害;也可用2,4-D丁酯50毫升,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。喷雾时要选择无风、温暖天气,做到均匀喷洒,不漏喷、不重喷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